《自卑与超越》

《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》(中文也翻译为《自卑与超越》),1932年出版。阿德勒在《自卑与超越》定义自卑情结为 :一个人面对自己无法适应或妥善处理的问题时,明确表示自己无法解决该问题,即为自卑情结。

这是一本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。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。作者提出: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,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;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。然而,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、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、社会和性,在于正确理解生活。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、被忽视的儿童,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;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、对社会的兴趣,使他们真正认识“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”。这样,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… …

《活出生命的意义》

活出意义来:意义疗法简介
原名Ein Psychologe erlebt das Konzentrationslager
作者维克多·弗兰克
类型自传
心理治疗
语言德语
主题心理学 
故事背景地点奥斯威辛集中营 
发行信息
出版机构青年人民出版社 (奥地利语)
毕肯出版社 (英语)
出版时间1946年 (奥地利)
1959年 (美国)
出版地点 澳大利亚
页数200

活出意义来》(英语:Man’s Search for Meaning)是维克多·弗兰克于1946年出版的一本书,记录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纳粹集中营囚犯的经历,并描述了他的心理治疗方法。该方法包括通过三种方式之一来确定每个人生命的目的:完成任务、照顾他人,或者在面对苦难时以尊严找到意义。

弗兰克观察到,在集中营中的幸存者能够找到一个让自己感到积极的生活目的,并且投入到想像这个目的中,例如与(想像中的)亲人交谈。并发现一个囚犯对未来的想像方式,将会影响他的生存期。这本书旨在回答“在集中营的日常生活如何反映在普通囚犯的心中?”的问题。第一部分是弗兰克对他在集中营的经历的分析,而第二部分介绍了他的意义观,和他所提出的名为“意志疗法”的理论。

根据书籍俱乐部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一项调查,《活出意义来》被列入“美国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籍”之一。截至作者于1997年去世时,这本书已售出超过1000万册,并被翻译成24种语言。